有人误以为性交无法插入就是阳痿,其实不然,女性阴道痉挛、处女膜肥厚、阴道结构异常都可造成性交失败,但不能称之为阳萎。月前曾有一位新婚丈夫因同房时老插不进而以阳萎求治,经测试其阴茎勃起正常,再查其妻才发现是阴道中隔阻碍阴茎插入,后经手术治疗,同房成功。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看来,一般人对阳萎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国际阳萎学会对阳萎下的定义是:“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致性交不能满足。” 国人更将阳萎具体解释为因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自行插入阴道,或在插入过程中萎软,使性交不能进行。符合这种情形才能叫作阳萎。
根据国内外调查资料,阳萎患者约占成年男性的1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换句话说,就是十对夫妇中有一对因阳萎而不能满意地进行性生活,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引起阳萎的原因比较复杂,六、七十年代时多认为心理因素占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发现器质性病变占八成以上,其中部分同时合并有心理因素,现代性医学一般将阳萎分为心理性(又叫精神性或功能性)、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及药物性阳萎。从另一个角度又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境遇性。其中,血管性阳痿占器质性阳痿的多数,而动脉性、静脉性、混合性等三种血管性阳痿中又以静脉性的发生率为高。现在认为静脉性阳痿是由于阴茎海绵体的静脉系统发生异常,压力减少,使得大量血液在勃起时从静脉漏走,导致勃起硬度不够或时间短暂。
在这里重点谈谈引发或加重阳萎的精神因素。有些人在工作紧张、劳累、酒后、病中或因某些事情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时会暂时出现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现象,并随着上述因素的消失而恢复正常勃起,这就不算真正的阳萎。但在暂时性“阳萎”后上述因素继续存在,并因“阳萎”而增加了焦虑、忧郁、羞愧、自卑等新的不良心理,若再加上妻子不予理解、埋怨、甚至嘲笑挖苦,就可能使这种暂时现象转化为反复出现甚至长期存在的病态,也就成了真的阳萎了。而阳萎这病伤患者的自尊心,患者会因此而内疚,并在性生活中极力想重新勃起,可惜力不从心。因为勃起并非主要由意志控制的,你越想勃起它却越不听话,反而加重了焦虑情绪,丧失了自信心,而心理失衡及不良精神因素又促进阳萎病情的恶化。
由此可见,阳萎与不良心理会形成恶性循环且逐步加重,无论何种阳萎,若不克服不良心理,它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很理想。所以,对种种阳萎的治疗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有的阳萎是由早期甚至儿童期的心理障碍所导致的,或由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中的不良因素所导致的,这就更应该进行心理治疗了。
除此以外,西方目前较为流行且效果不错的性感集中训练法,亦不妨介绍给大家。这是一种由夫妇配合进行的行为疗法,它主要针对心理性阳萎的错误行为模式(阴茎勃起──担心失败──接触女方生殖器──阴茎疲软──性交失败──焦虑)而创立的。由医生指导患者夫妇重新学习正确的性行为模式,即从互相接触、抚摸、拥抱开始,循序渐进,按规定时间操作。在这过程中,并非企求性交,亦即不自我造成一定要成功插入的心理压力,而是集中精神去体会相互给予的快感,并了解和熟练何种非性交的性爱动作能令对方得到快感,逐渐增强信心与乐趣,消除焦虑,经过4~12周时间的训练,原有的性功能障碍会自然得到克服。这种训练的细节可向专科医师咨询。
国内对心理性阳萎多采用无损伤的男性生殖器治疗仪进行治疗。该仪器模拟阴道并使阴茎被动勃起,令患者亲眼观察自己的阴茎膨胀挺直的全过程,树立自己也能勃起的信心。由于其目的并非为了立即能性交,因此可免除焦虑等不良心理,为自然勃起扫清障碍。该仪器还能改善阴茎的血液循环,刺激和促进性神经中枢重建良性勃起反射,其成功率可在八成以上。
[Page]
从国外引进的使用前列腺素E1、立其丁、罂粟碱等血管活性剂直接注射可使除血管性阳萎以外者阴茎勃起达一小时以上,足以满足妻子的性要求,这也是阳萎鉴别诊断的一种方法。
找专科医生问病查体,做些必要的检测就可鉴别诊断上述各种阳萎。对于血管性阳萎,已有几种有效的手术,对于内分泌紊乱造成的阳萎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由于长期服药造成的阳萎则可通过停服该药或定期替换其他同效药物而得到改善,即使外伤损及神经导致的阳萎亦可以植入假体来完成性交。中医对阳萎辩证施治亦每获良效,中西医结合则疗效更佳。此外,就性生活的补救而言,也可以考虑试用一些性用品,如阴茎托、悬玉环、负压吸引器等方法来获得一定的性满足。
美国研制的、香港译名为“伟哥”的新药据说疗效不错,但价钱甚贵。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已开展催欲剂的研究,如能正确运用,无疑是阳萎患者的福音。
在这里特别提醒患者不必迷信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如萎必治、安慰乐得等),因其显效率低于四成,已为国内临床试用所证实。
闵志廉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内医疗成果一等奖…
张耀龙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原长宁区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钟绍荣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0年独立完成的科技成果曾被载入《中国科技成果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