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特异性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自从1956年Kass提倡用尿液细菌计数培养的方法以来,有关尿路感染的病程规律、诊断标准有了不少新的见解,治疗方法也有不少改进。
【尿路感染的有关定义】
多年来由于术语使用的混乱,在尿路感染的领域里误解颇多。不少临床医生常常将有尿频、尿痛的病人轻易诊断为“膀胱炎”,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腰痛,则往往被认为感染已波及肾脏而诊断为“肾盂炎”或“肾盂肾炎”。这种只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的判断是很不可靠的,事实上这些病人被证实有菌尿的还不到50%。因此,对有些尿路症状的病人首先应明确膀胱尿是否有细菌,只有在被证实为有意义的菌尿(significant bacteriuria) 时,才能诊断为尿路感染。对发病不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而无全身不适、感染局限于下尿路的患者,可诊断为膀胱炎;对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和剧烈腰痛的患者,可以认为感染已波及上尿路而诊断为肾盂肾炎。其他病人,如未经过特殊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则以“尿路感染”这一诊断较为合适。
以往还常常将慢性尿路感染和“慢性肾盂肾炎”混淆,认为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尿路感染即为“肾盂肾炎”它将导致肾脏的进行性破坏。近来,经过许多病例的长期随访,认为成年病人在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时,虽然菌尿反复发作可带来不少痛苦,但对肾脏除暂时影响浓缩功能外,并不会造成排泄功能的障碍。所谓“慢性”或“萎缩性肾盂肾炎”是指肾脏萎缩、皮质瘢痕化、肾盏呈杆状改变并有肾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例,这些大多是幼年开始发病,反复感染而且合并有膀胱输尿管返流的患者。在感染和返流的协同作用下,可造成肾脏的进行性破坏。其中更有一部分病人,即使在菌尿被控制以后,由于血管损害、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的原因,肾脏的病变还可以继续进行。
当尿路系统存在解剖、功能异常(如梗阻、结石等)或有肾外伴发病(如糖尿病、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物、镰形细胞病等)时,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尿路感染将严重损害肾功能并可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常称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综上所述,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尿路感染可根据其对病人的危害性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大类。
闵志廉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内医疗成果一等奖…
张耀龙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原长宁区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钟绍荣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0年独立完成的科技成果曾被载入《中国科技成果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