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热带病卫生学院Weiss等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包皮环切术可降低男性软下疳和梅毒患病危险,这可能与HIV感染危险也降低有关。
包皮环切术可降低男性感染HIV的风险,部分原因可能是该手术对于其他性传播感染(特别是引起生殖器溃疡的病变)有保护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确切证据。为探讨男性包皮环切术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苍白密螺旋体或杜氏嗜血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Weiss等进行了该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
Weiss等将单纯疱疹、梅毒、软下疳、溃疡性性传播疾病或相关病原体的名称与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性词语组合在一起作为关键词或词组,检索了1950-2004年的电子数据库。他们对关键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搜索,并用标准化的表格收集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来总结相对危险。
26项研究终符合入选标准。绝大多数与梅毒有关的研究显示,在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性中,虽然研究的异质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梅毒患病危险显着下降(总相对危险=0.67)。HSV-2感染危险有降低趋势(总相对危险=0.88)。
在7项软下疳相关研究中,有6项显示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性软下疳患病危险降低(单项研究的相对危险在0.12~1.11之间)。
该研究提示,如果采用包皮环切术对男性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除可以预防一些性传播感染外,还可对HIV感染有额外的保护作用。
闵志廉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内医疗成果一等奖…
张耀龙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原长宁区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钟绍荣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0年独立完成的科技成果曾被载入《中国科技成果大辞典》…
|